- 信息来源:姜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- 发布日期:2023-10-30 13:36
- 浏览次数:
今年以来,姜堰区深挖农产品文化内涵,增强文化注入,推动“文化+创意”“文化+品牌”深度融合,创新农产品升级换代。
一是香菇嫁接“状元”,香飘全国。聚焦品牌升级之路、产业振兴之路、发展共富之路,推动“三水香菇”持续升级。系统打造“三大中心”,实现产量和品质“双提升”,塑造状元菇“金口碑”;创新推出每日坚菇、香菇沙琪玛、香菇薄脆等网红食品,开发状元“好菇系列”“状元好礼”;打造文武两道“状元菇宴”,分别以“御赐十八鲜”“刘氏八大菇”为主打,解锁“好菇好吃法”;以“武状元”为主题的“菇菇部落”景区落户溱湖绿洲,开启“揭状元榜、游状元街、憩状元府”的状元文化沉浸式体验之旅;以“状元故里、香菇之乡”为主题打造景观游园,设计推广“菇状元”“菇仙子”“卤状元”等公用IP品牌形象,将“状元菇”融入城市建设、成为城市标识、彰显城市魅力。三水街道香菇种植规模1500多亩,是全省最大香菇生产基地,年销售额突破1.5亿元。桥头社区香菇产业经济显著,荣获全国“一村一品示范村镇”、全国“特色产业亿元村”等称号。
二是螃蟹争爬“竹簖”,产业腾飞。深化“溱湖簖蟹”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。截至目前,溱湖周边簖蟹养殖面积达5.7万亩,年产量5600多吨。养蟹年产值达4.28亿元,整个蟹产业产值达到8亿元,仅溱潼镇周边就有5000多村民投身养殖簖蟹致富。打造以溱湖簖蟹产业为主的市级以上现代渔业园区3个、交易市场1座,在区内外设立专卖店近60家,形成簖蟹文化休闲企业1家、加工企业3家、电商22家。以5A级溱湖风景区为主体,设簖捕蟹,让游客切身感受“溱湖簖蟹”的生活生长环境和捕捞技艺,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相融,让文化“活”起来、区域“火”起来、乡村“潮”起来、农民“富”起来。
三是大米穿上“新衣”,愈发闪亮。“姜堰大米”品牌再次入选2023年“江苏好粮油”产品名单。积极实行“全链条”循环种植无公害水稻,把水稻种植与古代文化融为一体,创新绿色大米品牌,成立“大米协会”,注册“姜堰大米”商标,贴上“文化”品牌,形成了以“洁翠康”“明珠”“溱湖”“白米”“喜鹊湖”等30多个有影响的品牌大米,让“姜堰大米”卖得更欢。跻身苏南、上海、浙江、广东、福建等地市场,成为中国“雪龙号”科考船合作大米。截至目前,全区1000多家家庭农场种植水稻,场场有“经典大米”,拥有60多家大米加工厂,在俞垛、梁徐等镇街形成稻米加工产业集群。
下一步,该区将香菇为线、簖蟹为王、大米为珠,以线串珠、以珠带面,深挖农产品文化内涵,创新尝试,让现代农业更有奔头、农村更有看头、农民更有甜头,为“三水之城”绘就“诗与远方”新画卷提供更多可能。